共享充电宝业的参与者似乎都是靠“哭”发财的。
出品|创业前沿
作者|严秋
编辑|风雨
英雄尚未出生。随着巨大美团的“横发”,共享充电宝行业似乎又回到了野蛮的增长期。
2017年,短短4天内,全行业获得7.5亿元融资,这是共享充电宝的亮点时刻。那时,共享经济的东风使共享充电宝一度成为最热的风口之一。
一段时间以来,随着市场迎来大量资本,业界新兵也不断出现。但是好景不长,下半年盲目入境者的现金流中断,保证金模式被消费者批评等问题集中爆发,音乐、消保充电、放电技术、河马充电等多种共享充电玩家逐渐退出市场。
随着街头电、电话、小型电、怪物等品牌盈利能力的公布,业界逐渐形成“三战天数”的格局后,外界才意识到,这个“三战天数”似乎把充电宝打磨成了三金水,因此“闷声发大财”。
新玩家仍然继续入场。从今年5月开始,美团共享充电宝项目开始疯狂推进,希望通过人流战术迅速提高美团共享充电宝的离线覆盖率,百民大战已经开始。
代理商不仅要委托关系,把机器放在一家餐厅里,还向商人承诺了70%的收益。有些企业要及时向酒店交租金,才能在餐厅里把产品放在显眼的位置。甚至在推人的同时,为了把机器引进流量大的娱乐场所,狠狠砸了几万韩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