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东也下降
近日,苹果一系列专利申请曝光,均以“提供用户身份验证声明”为主题,详细介绍了用户身份的记录、传输和确认方法。苹果研究这些专利技术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让iphone替代身份证、护照、驾照等一系列重要的实物证件,从而使其成为每个人必须携带的唯一物品。
早些时候,苹果还宣布了一项“让车钥匙从这个世界上消失”的计划,现在已经不难了。早在2018年,美国专利商标局就注册了iphone识别技术的苹果专利申请。该专利的具体内容是苹果安全存储用户的加密数据,利用射频识别技术在手机中传输信息,让人们可以使用iphone的功能代替护照。
苹果之所以这么做,无非是想把iphone变成人们的刚需,而把自己的产品变成用户的刚需,才是增加利润的有效途径。
这种做法是有先例的。比如支付宝,有身份证、医保卡、公交卡等各种电子证件,用户需要的时候不用带很多实体证件,只要手机里有支付宝,都可以拿到。今天,支付宝能成为“国家级应用”,这与这种功能有很大关系。
除了苹果,很多手机厂商也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各种电子卡、证件、门票、代金券、钥匙,如eID(公民网络电子身份)、银行卡、交通卡、会员卡、门禁卡、酒店房卡等,都可以集成在华为手机钱包中,使用场景涵盖移动支付、交通、生活服务等多个方面。
三星早在2015年就推出了NFC 近点移动支付方式Samsungpay,苹果和华为的手机也有相应的功能,因为移动支付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需求。
高通和谷歌在2019年的骁龙技术峰会上宣布,骁龙865和765将率先在AndroidR中支持AndroidIdentityCredential ApI。也就是说,用户可以在移动设备上存储驾照等身份证明,并可以在线和在离线,快速确认身份,这为身份验证的过程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也为移动用户提供了额外的安全保护层。
用应用程序或移动设备取代物理证书和卡,可以让它们成为用户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变得必要甚至“独一无二”。这为用户提供了很多便利,也在一定程度上“捆绑”了用户与设备,从而增强了用户对产品的依赖。久而久之,这种“被动”的依赖很容易转化为“主动”,从而培养用户对产品的忠诚度。
一旦培养了忠诚度,用户就不容易在不同品牌之间流动。因为习惯变得自然,品牌会建立一个“护城河”。用户入驻后,很容易提高产品的粘性,可以给品牌的长期发展以强大的推动力。
苹果实力雄厚,其负责互联网服务的副总裁曾表示:用苹果设备替代实物文件,并不遥远。或许苹果此举可以提升美国iphone的国民水平,成为像支付宝一样的国民设备然而,在中国, iphone本身并没有那么受欢迎,而中国企业更了解中国用户的需求。
以公交卡功能为例。Iphone最初在中国没有开通这个功能,后来只能在北京和上海,开通,但在苹果, 华为和小米之前都开通了电子一卡通功能。而且覆盖了北京, 天津, 上海, 苏州, 武汉, 广西等城市,所以在出行体验上,iphone自然不如中国,的手机厂商,很多需要公共交通的用户也不会选择Iphone。
在其他被取代的实体文件方面,国内很多手机厂商也具备了苹果所具备的功能。虽然厂商争相成为用户的唯一需求,但在中国市场,苹果在这方面的胜算可能不大。对于用户来说,外出时不需要带钱包,现在也不需要带各种证件。无论厂商之间的竞争有多激烈,最终的结果都是对用户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