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下的网络家具道具,出现在翻倒的闹剧里
浏览:278 时间:2022-10-15

Text/孟永辉

关于互联网家装终结的话题不断出现。就像人们质疑“互联网”的其他模式一样,更多的人把互联网家装当成一种概念和噱头,并没有给家装行业带来真正的改变。还在为互联网家装摇旗呐喊的玩家开始调转枪口,向互联网家装开火。因此,原本被人们视为标准的互联网家装的存在,成为了大众诟病的对象。

如果我们仔细思考人们质疑互联网家装的原因,无非是互联网家装已经不能带给他们真正想要的东西。那么,互联网家装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流量或许是最根本的。因为在“互联网”时代,流量是人们破头皮也愿意去争取的存在。当人有了流量,就可以用流量赢得资本的青睐,用流量实现变现,用流量划分势力范围。

在“互联网”的特定条件下,人们对流量的依赖其实是情有可原的。但是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只有流量,却没有真正能转化甚至再转化这些流量的“武打骗子”。所谓的流量可能只是流量。这也是为什么一线家装公司不信任土巴图、齐家网这样的流量平台所传递的流量。

因为以土巴图和齐家为代表的流量平台。com只负责给一线家装公司输送流量,但真正给流量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是一线家装公司,而不是流量平台。当流量平台描绘的美好愿景暴露在冰冷的现实面前,留给一线家装公司的,可能只是庞大流量的一点点。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不能否认互联网家装在降低流量获取成本、提升家装行业转化效率方面的贡献。只有把原本需要线下实现的流量转换转移到线上,我们才不会扫楼、打电话、参加各种建材展销会。因此,单纯从流量获取的角度来看,互联网家装实际上提升了家装行业的效率。

那么,为什么互联网家装被以一线家装公司为代表的B端用户和以装修业主为代表的C端用户抛弃了呢?

对于B端用户来说,当流量红利达到峰值时,通过大规模互联网家装流量平台获取流量变得越来越困难。即使获得了流量,在转换这些流量时仍然需要付出额外的成本。总之,互联网家装平台无法再为一线家装公司输送廉价有效的流量,最终导致B端用户向互联网家装集中倒戈。

对于C端用户来说,随着互联网家装时代的到来,他们不用去建材市场、装修公司等线下途径找装修公司,而只需要去网上找装修公司,这对他们来说其实是一种进步。但相比前期找装修公司的繁琐辛苦,以装修业主为代表的C端用户其实更关心装修过程中的感受和装修完成后的效果。那么,互联网家装能为他们提供这些吗?显然不是。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互联网家装的潮流开始退却时,一场以B、C为代表的集体进攻开始上演。于是,互联网家装开始从一个人人追捧的新潮概念,变成人人喊打的街头老鼠。

的确,互联网家装在提高对接和沟通效率方面的作用已经不复存在。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互联网家装本身,更不能否认互联网家装会积极推动家装行业发展的可能性。因为只有正视互联网家装的存在和积极作用,才能真正找到未来互联网家装的正确发展路径。

纵观当下的家装行业,有一个特别明显的现象,那就是无论多么传统或原始,我们或多或少都能看到互联网的影子。思考其中的原因,我们会发现,人们开始重视互联网的作用,并开始积极拥抱互联网行业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互联网家装时代的到来所带来的启示和启迪。

正是有了互联网家装,人们才会知道家装行业与新元素的结合能产生如此巨大的力量。正是有了互联网家装,人们才会明白,所谓的家装行业不是铁板一块,而是有改变的可能。正是有了互联网家装,人们才会真正开始意识到自己面对的客户不再是自己眼中的人,而是那些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的人。

互联网家装除了教化和启发之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为人们解决家装行业的痛点和弊端打开了一条途径和方法。说到家装行业,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传统、原始、守旧,各种利益交织在一起。然而,经过互联网家装时代的洗礼,尤其是互联网成为家装行业各个环节的“基础设施”后,人们发现家装行业的痛点和问题并非无解,而是有被解决的可能。可以预见,随着大数据、云计算、AI、区域块链等技术的不断落地和成熟,在继承互联网家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家装行业将发生更多新变化。

借助大数据的力量,可以进一步弥合家装行业的供需不平等关系,让家装行业的对接更加高效;借助云计算,可以尽可能降低家装行业的决策成本,让家装行业内部流程和环节的对接更加高效;有了AI,我们可以用人工智能来完成装修游击队需要完成的流程和环节,家装行业的标准化将进一步增强;借助区块链科技,我们可以让家装行业的监管更加有效,借助区块链的放权和托管机制,进一步规范家装行业的流程和环节。

值得注意的是,家装行业的这些新变化、新趋势,必须要有一个基础,那就是正视互联网家装的存在,继承互联网家装的经验教训。所以一味诋毁互联网家装是没有用的,只会把家装行业的发展引向新的陷阱和漩涡。

当互联网家装被诋毁时,我们需要更理性地看待它,认识到它的作用。只有这样,互联网家装才不仅仅是一个过客,而是真正成为行业发展的积极动力,家装行业的发展才不会被重塑,而会被延续和传承。

作者:孟永辉,资深作家、专栏作家、畅销书作家、行业观察家、特约评论员。长期关注行业研究,发表财经科技文章300多万字。请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